为深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全面提升脑血管病防治水平,2025年9月19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主办、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承办的“重庆市2025年度脑血管病防治技术质控会议”在重庆君豪大饭店成功举行。来自全市各级医疗机构的专家代表齐聚一堂,围绕脑血管病防治的关键环节展开深入探讨,为推动区域防治能力整体提升注入新动力。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健康促进处副处长张睿琦在致辞中强调,脑血管病防治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一环,当前防治工作面临新形势、新挑战,必须持续完善体系、优化机制,全面提升服务能力与质量。
展开剩余67%重医附二院副院长郭大静指出,构建协同高效的区域防治网络是应对脑血管病挑战的关键,此次会议正是凝聚共识、汇聚智慧的重要平台,旨在推动防治资源整合与模式创新。
在专题报告环节,多位专家带来内容丰富、数据详实的分享。重庆市疾控中心高旸主治医师系统分析了本市脑血管病的流行现状与趋势,为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张猛教授介绍了卒中中心建设的最新进展,展现了重庆在急性卒中救治网络方面取得的成效。重医附一院胡子成教授聚焦区县医院溶栓实践,剖析基层医疗机构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重医附二院宋敏副主任医师全面汇报了2025年度重庆市脑血管病防治工作的推进情况,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并提出下一阶段重点任务。
会议特别设置卒中管理经验交流环节,来自重医附一院、重医附二院、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重医附属北碚医院等单位的专家,分别围绕抗栓优化策略、卒中后失眠管理、椎动脉串联病变治疗等议题展开深入讲解。现场讨论热烈,各区县医院代表积极分享在溶栓治疗、卒中单元建设、患者管理等方面的实践心得,在思维碰撞中形成多项建设性意见。
会议最后,重医附二院陈阳美教授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会议内容扎实、交流充分,进一步明确了重庆市脑血管病防治的发展方向。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要继续加强区域协同,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提升基层诊疗能力,构建“防、治、管、康”一体化的服务新模式,为市民健康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此次质控会议不仅为全市脑血管病防治工作者搭建了高质量的交流平台,也为下一步工作明确了路径与方法,将对重庆脑血管病防治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资讯)
(文/向秋月、王婷)牛达人
发布于:重庆市大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